今天是: 2025年05月07日 星期三 农历蛇年 六月初九 时间:
 
 
          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舒沨堂创始人徐勋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   
徐勋:关于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的思考——徐大成和他的攻克癌症中草药“艾氪新”之二八0

【作者:徐勋 点击数:460 更新时间:2017-9-3 双击滚动 单击停止】

  
2017-08-22 15:41:41
作者:徐勋

    《黄帝内经》中有这样一个观点: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。

    明代著名的医家张景岳认为:“阳动而散,故化气,阴静而凝,故成形。”

    因此,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、气化与凝聚、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,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的作用。看上去十分简单,仔细分析一下,却大有文章可做。

    一、阴阳之理 :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

    自然界万物的产生、发展和变化,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。阳主动而散,可促进万物的气化。阴主静而凝,可促进万物的成形。化气与成形,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。

    阳的特点是主动,阳有气化功能,可以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。阳性热,所以可以化阴为气。阴的特点是主静,阴性凝敛,所以可以凝聚而成形。

    中医认为,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,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。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,属阳;精血津液为有形的,属阴。而阴精和阳气可以互相转化,简单来说,阳有化气的功能,可以把机体的物质化为无形的气,因此,阳以功能为主。

    而阴有成形的功能,可以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己的身体物质,因此,阴以形体为主。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,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;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,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。

   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,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,都可以概括成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。生物体的能量与物质就是通过阴与阳的形式而互相转化,这个转化有些象爱因斯坦的方程式E=MC2(能量=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)。

    二、阴与阳之效:日用之道

    以上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解释,有些抽象难懂,下面结合日常生活以及常见疾病来分析阴与阳两个不同的功能。

    生活中我们知道,水蒸气如果遇到冷的东西,就会凝结成水珠。从无形的气到有形的水珠,这就是阴成形。它需要两个条件,一是有无形的气,二是必需有阴寒的媒体。比如,在煮水的锅内,水蒸气只能在锅盖上形成水珠,而由于锅底以及侧面太热,阳气太旺,就不能形成水珠。

    三、病理阐述、临床实证:阴成形”

    从人体病理来说,凡是成形的疾病,一定是阴性的。试举例说明如下。

    1、足内踝的肿胀或者水肿

    有的疾病是局部成形的。如足内踝的肿胀或者水肿,那是因为肾经的阳气不足而寒气太盛,阳不能化水为气,结果阴寒凝结在肾经的下段,形成水肿。这种情况要用真武汤来扶助阳的气化功能。

    2、甲状腺肿

    再如甲状腺肿,那是任脉的阴寒之气成形而致。任脉阳虚而阴聚于湿气最旺之处,形成了肿胀。对于这样的病,光是通经活络是不够的,一定要配合扶助任脉之阳气才是治本之道,一定要用到附子才行。

    3、肿瘤

    比如肿瘤,这是明显的阴性病。首先,只有三阴体质的人才可能会生肿瘤,三阴体质的最明显特征是阳气的不足,对阴邪已经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。因此,邪气深入三阴,于体内阳气最虚弱之处成形,发为肿块。

   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,细胞分化、凋亡相关于细胞执行功能,属于“阳化气”,而细胞增殖相关于细胞数量、形体增长,属于“阴成形”,而发育异常、增殖失控、分化障碍以及凋亡阻遏就是肿瘤、白血病的基本生物学特征。由此可以推出,肿瘤的本质是阳气不足、阴寒积聚。

    可以这样说,如果肿瘤病人的阳虚体质不能彻底改变,治好肿瘤是门都没有的。而改变阳虚体质必需扶阳,扶阳就要用温性的中药。我的经验是改变体质与攻逐病邪互相结合起来,分段进行,扶正以加强气化功能,等正气稍足。

    即可攻除邪气,攻邪必然伤正,所以不能一攻到底,象西医那样,拼命用放化疗祛邪,丝毫不考虑病人的阳气,是只认病邪,不顾活命的作法。

    所以说,肿瘤其定位就是“阴成形”,其临床表现虽然复杂多样,但源于命门火衰,本属寒痰凝结,治本之道当扶阳、散寒、祛瘀。以温化为主,必需用附子等温性药为主治疗。

    4、肥胖症

    肥胖症,身体某部位肥大,必然是这一部位的阳气不足以化气,于是形乃聚而成形。有句话说“十个胖子九个虚”,虚的就是阳气。如果用泻法来治疗肥胖,肯定是越泻越虚,越虚而越胖。
肥胖症是要补阳的,阳气足了,自然能进行化气的功能,慢慢地就能把多出来的肥肉气化掉。附子理中丸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肥胖处方。

    5、肝硬化

    肝硬化等病都可能引起腹部肿大,水肿,其原因是中焦阳虚,阳气不能化水,水湿泛滥成灾。也只有三阴体质的人才会生这种病。

    每见某著名医家经验,大量应用苦寒中药以泻水化瘀,不知泻邪的同时也在伤正,等正气伤的差不多了,病人的命也就结束了。或者,重用激素以救命,短时尚可,久则必然消耗阳气太过而病人猝死。多年来,眼见不少此类病人死于误治,十分痛惜。

    6、风湿、痛风病

    风湿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,还有痛风病,关节会肿大变形,这也是阳气在关节处不足以抵抗阴邪的缘故。所以治本之道在于扶阳以抑阴。不管病人表现出多少热象,也不能因此而大量应用寒凉中药。

    要知道,能患这样的病的人必然是阳虚体质,虚寒于内,阴得以在阳气最弱处聚而成形。临床每见有医重用生石膏治疗关节炎,不知即使是热邪所致,也要加扶阳药以化其阴形。

    眼球外突,一定是阳虚于眼睛;椎体增生,必然是阳不足于椎体;小儿脑水肿,那是阳气未能充盛于脑内;局部摔伤而肿胀,是阳气受损而聚阴成形。

    如此,皆当从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这个意思上去思考,这样才可能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。

    四、阳虚体质,多生“阴成形”的慢性病

    总而言之,所有的“阴成形”的慢性病,多属阳虚体质而生。阳气不足于抵抗邪气(邪气为阴,正为属阳),外邪因而客入机体,耗伤阳气,久之阳益虚而阴愈盛,聚痰血等阴物而成形,发为大病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积之始生,得寒乃生。”这句话说得非常清楚明白,治疗任何的“阴成形”的病,必需扶阳气以化阴寒。

    死人泡在水中会膨胀起来的,是因为没有了阳气,不能气化水湿,水湿因而聚积胀大。活人与死人的最大的区别即在于活人有阳气,而死人没有阳气,只是一堆死阴,死阴是没有生命的。所谓生命,其实就是阳气。有了阳气的支持,我们的躯体才是活的。

    我们的阴是足够的,从来也不会缺少,象我们的组织器官躯体就是阴,喝的水也是阴,吃的饭也是阴,缺少的是真阳。只有阳气旺了,才能气化水液而化为阳气。

    如果真有人阴虚了,那喝水不就是最好的滋阴补阴手段吗?问题是喝水根本就补不上阴,因为没有阳的气化,水进不了我们的生命。阳气才是生命的根本。

    所以说,“阳常不足而阴常有余”。扶阳的意义在于可以改变三阴体质,增加阳气,渐而阳气可以化去阴邪,单纯地祛除阴邪而不扶助阳气,往往初治有效,久则不但无效,反致缠绵不愈。其本质即在于阳气耗伤,病邪日进了。


上一篇:徐勋:修行中读《黄帝内经》有感——徐大成和他的攻克癌症中草药“艾氪新”之二七九

下一篇:徐大成:中医治疗癌症的功效何时才能被重视——徐大成和他的攻克癌症中草药“艾氪新”之二八一

评 论 人:
评论主题:
评论内容:


* 内容请控制在120字以内...

 

请您使用IE6.0以上的浏览器,1024*768分辨率及以上浏览本站以获取最佳效果!


Copyright@2014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雲针.com 滇ICP备19006854号


| 关于我们 | 研究成果 | 联系我们 | 在线留言 | 友情链接 |